工作碎碎念(2021)

文章目录
  1. 1. 思维认知
  2. 2. 读书学习
  3. 3. 职业发展
  4. 4. 其他
  5. 5. 参考

思维认知

1、永远要分清楚哪些是平台资源,哪些是你的能力。 时刻对自身能力保持清醒且准确的认知,千万不要陷入盲目自负的境地。

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

2、我们总是很容易把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当成目的本身,并被这个假想出来的目的所束缚,从而忽略了真正的目的。比如,把每年「读了xx本书」作为自我提升的目标。

3、使得我们感受到威胁和压力的,很多时候不是对象本身,而是它所固有的不确定性。反过来,不确定性最大的天敌是什么?就是行动。每迈出一步,不确定性就会被削减,从而威胁和压力也会减轻

4、「我是幸运的」就是一种成长型心态,它会让你看到一个更好的世界,重塑你对身边人事物的感知,更有助于事态往于你而言更好的方向发展。注:《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5、对于「坚持」的过度追捧和执著,在我看来,本质上就是「自律」,是一种过时的、不科学的鸡汤。所以,如何才能坚持养成一个习惯?最关键的诀窍,就是不要「坚持」,而是通过不断的微调、设计和尝试,找到一个既比过去好一点,又能令自己感到舒适的状态,就可以了。

6、科学的核⼼是发现,⼯程的本质是实现

7、⼯程师思维(也就是⼯程学思维)是:严谨⽽系统的问题解决能⼒;⼀个全⽅位「即插即⽤」的多⽤途⼯具包;把多种知识的想法综合在⼀起的整合体系;可能性、可⾏性和可期待性的交叉点。⼯程师思维有三个基本特征:在没有结构的情况下「预⻅」结构的能⼒、熟练地在约束条件下进⾏设计熟练地在约束条件下进⾏设计、经过深思熟虑后对解决⽅案和备选⽅案做出决断的能⼒。

8、世界不是由「对错」构成的,⽽是由可能性构成的,我们需要⽤逐步消除不确定性来接近确定性,⽽不是⽤确定性来证明确定性。所谓「⻓期主义」,是⼀个不断证伪的过程,⽽⾮不断⾃我说服的过程。 没有什么「⼀眼看穿本质」的神⼈,只有厉害的⻉叶斯主义者,⼤脑和孩⼦也许天⽣就会⻉叶斯,保护好⾃⼰孩⼦般的犯错勇⽓和探索精神。

9、很少有人能做到真正对自己负责,如果你想把事情做好,一个不错的思路是:把这件事情 与对他人负责联系起来;不是只为自己做这件事,而是关系到他人。

10、我们在他人面前所做的几乎全部事情,其调控策略都是围绕着印象管理的(罗兰·米勒 《亲密关系》)。具体来说,我们通过规约自己的言语、动作等等,主动管理自己传达给他人的信息。

11、与看重聪明的人相比,看重努力的人,更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因为,重视聪明,是固定型思维;而重视努力,是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相信现状是可以改变的,能力是可以提升的。

12、心理学上有个「双加工理论」,由谢夫林等人提出。人类的认知加工包括「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前者是指,我们已经积累了某一行为模式的大量练习的经验,每一个具体的步骤,已经内化为我们近乎无意识的动作,比如走路、吃饭、系鞋带、骑自行车、跑步、打字等等。高效利用时间的诀窍之一,是在进行自动化加工的任务时,同时做需要意识控制的事情,比如跑步的时候可以听 书。

13、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这一条不仅可用于学习(知识转换),在工作中也同样适用(复盘)

读书学习

1、读书的关键,永远不在于「读」,⽽是在于「想」。简⽽⾔之:你花费多少脑⼒,能够获得和巩固的知识就有多少。费尽⼼思去省时间、省脑⼒,结果就是,得到的收获等⽐例减少。有效的学习是什么样呢?不去追求量和」省时间」,⽽是构建⼀套有序、良好的处理流程,把得到的信息拆散重组,再根据⾃⼰的理解去输出、落地,让每⼀个输⼊都⾛⼀遍流程。

2、大脑是偷懒的,它总是会倾向于走最短的路径、用最节能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因此,我们总是会把囤积当成消化,把「看了」当成「会了」,把读书时获得的新鲜感、刺激感、启迪感,当成自己切切实实获得成长和改变的证明。从这个角度来讲,过度地追捧读书、学习,其实也相当于是一种逃避。逃避什么呢?逃避真正有效、能够对自己带来改变的行为。行动才是核心。

3、伪勤奋的几个特征:花大量时间做容易的环节、从来不去检测自己获得了什么、只是埋头苦学但从来不总结规律、道德许可效应可(moral licensing)让你原地徘徊,沉迷于已经努力的幻觉之中。

4、你的很多「不自律」,并不是因为自我约束力不足,而是你过得太苦了,生而为人的最基 本最合理的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在要求自己「自律」之余,有时可以从「我应该」和「我不该」的思维定势中跳出 来,去试着关注自己真正的感受,了解自己的需求。这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努力方式。

5、制订计划时,应该摆脱「倒数日」思维。「倒数日」的思维,制订的是系统的长期的计划,它有繁琐的条条框框,那些规则,会让我们觉得特别沉重,并且遥遥无期,以至于特别抗拒,不愿开始。改变的方法是:只去制订今天的计划,明天要干啥,明天再说。

6、对任何新知识的理解,都要建立在旧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学习是一个匀加速甚至变加速的过程。你懂得越多,你学得越快。学习和记忆的本质,就是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你存储的旧知识容量越大、种类 越多,就越能随时找到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越能更快更好地学习。

7、A sure sign you haven’t done enough reading is if you find yourself agreeing with whatever book you read last. At first, it’s easy to be swayed by any reasonable argument. Once you’ve read a lot, you can see that even the best arguments have limitations.

职业发展

1、什么是稀缺能⼒?每个岗位不⼀样,但简单来说就是三点:要么执⾏上⾮常靠谱,要么思维上很有想法,要么资源整合能⼒强。

2、擅长编程比赛,常常跟正式的工作表现负相关。因为编程竞赛的获胜者习惯于快速地提出解决方案,但是在工作中,你需要反思问题,并且慢慢地进展,确保一切正确,才会表现更好。– Peter Norvig,谷歌研究总监

2、技术栈不重要。所有的领域都有 10 到 20 个核⼼的技术原则,或者思想,或者⽅法,或者什么不管你叫它是什么东⻄。技术栈只不过是让这些东⻄更加简单,易于使⽤。没必要因为技术栈⽽烦恼。

3、成为⼀名好的⼯程师,意味着你需要知道很多「最佳实践」;⽽成为⼀名资深⼯程师,意味着你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要舍弃最佳实践。

4、作为⼀名软件⼯程师,最酷的事情是,你能遇到很多和你有相同思考⽅式的⼈。不⼀定是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或者喜欢同⼀种运动或者电视或者电影,⽽是因为在遇到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家有同样的思维模式。这⾮常酷。

5、精益创业的核⼼思想是MVP (最⼩化可实⾏产品):用最快、最简明的⽅式建立⼀个可⽤的产品原型,通过这个最简单的原型来测试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预期,并通过不断的快速迭代来修正产品,最终适应市场需求。

6、收集到的需求不一定合理,如果简单照搬,很可能并不能真正解决客户的问题。福特 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就曾经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7、如果我经常觉得⾃⼰是会议室⾥最聪明的⼈,那么我觉得应该跳槽了

8、只有你开始把自己当作一个企业去思考时,你才能开始做出良好的商业决策。但是,如果你已经习惯于领取一份固定的薪酬(注意,你的工资还真不是取决于你的表现),这会很容易导致你产生另一个心态——你只是在为某家公司打工。尽管在你的职业生涯的某个特定时间段里,你可能确实是在为某家公司打工,但是千万不要让那个特定的角色固化了你和你的整个职业生涯——这一点非常重要。

9、优秀的领导都有⼀个特质:他们⼀边能够理解并且拥护我的想法,同时也能向我解释那些和我冲突的想法。我在努⼒成为那样的⼈。

10、平台发展无非要做三个事情—规模、效率、品质上有一个平衡,最重要的是要有正循环的产生。

11、不要妄想一个人的能力达到了某个位置的要求,然后再去提拔上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要他不处在那个位子上,他就不可能具备那个位子上的能力。只有他在那个位子上,他才会诚惶诚恐的考虑自己能力是否配位的问题,从而更加关注能力的提升,“在其位谋其政”就是这个道理。

1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概念非常适用于职场,几点小建议。

  • 展示过能力之后,不必事事都争抢,要让身边的小伙伴和同事有展示才能的机会。
  • 别人的case难以推动时,不要第一时间就上来展示技能,可以提醒小伙伴,也可以到领导安排你上的时候再去,不要把工作干了还得罪了别人。
  • 不要无效展示能力,关键时刻、关键事情的展示远远大于在小事情上的展示,当然日常的积累也是极其必要的。

其他

1、亚瑟·查理斯·克拉克(英国著名科幻作家)三定律:

  • 定律⼀:如果⼀个年⾼德劭的杰出科学家说,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乎就是正确的;但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很可能是错误的;
  • 定律⼆:要发现某件事情是否可能的界限,唯⼀的途径是跨越这个界限,从可能跑到不可能中去
  • 定律三:在任何⼀项⾜够先进的技术和魔法之间,我们⽆法做出区分。道格拉斯·亚当斯(《银河系漫游指南》的作者)

科技三定律:

  • 定律⼀:当你出⽣时曾经有的任何科技是平凡的,都是天下本来秩序的⼀部分;
  • 定律⼆:当你15到35岁之间诞⽣的任何科技都是新颖的,是令⼈振奋能改变天下的⾰命性产物,你能够在其中寻找到本⾝的事业;
  • 定律三:当你35岁以后诞⽣的任何科技,都是不遵守事物发展的⾃然规律的。克拉克三定律和亚当斯三定律,核⼼都是说,⼀个⼈⼀直要像孩⼦那样保持好奇⼼,像年轻⼈⼀样相信不可能,⼀辈⼦都在不断n次发育,终⾝成长。阿瑟.克拉克的墓志铭:「他从未长⼤,但他从未停⽌成长」。

2、如果要买衣服,那么先扔掉一件。

3、下次当你询问他人对于某件事情的评价时,比如电影好不好看,饭菜好不好吃,衣服好不好看,让她从1到10打分,但是不能选7。因为大部分人出于礼貌或者避免麻烦的角度出发,往往会选择7这个不过偏激,没有风险的分数,从而掩盖自己真正的想法(有时是他们真的不太清楚)。而当你去掉了分数7,你就能知道她们的真实想法了。

参考

  1. 《如何成为学习高手》(极客专栏)
  2. 《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书籍)
  3. 「孤独大脑」(公众号)
  4. 「L先生说」(公众号)
  5. 其他暂时想不起…